教育部第5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灵巧学习-课程供应链建设
——对话会:以学生为中心的灵巧学习模式探索
注:以下是多俊岗教授2018年5月18日应邀参加教育部第五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灵巧学习-课程供应链建设对话会:以学生为中心的灵巧学习模式探索》中进行典型交流发言。大会发言如下:
一、PDSIEP跨界视角关注课程设置与学生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很感谢教育部这个平台,能有这个机会与各位同仁一起交流课程的构建这个话题。我曾在高校一线工作近30年,做过老师、二级学院院长、教务处长。我是2008年开始进行应用型转型试验,至今已有10个年头。对课程的构建我谈几个认识:
我们谈论教育,有一个观念可能需要改变一下,那就是不能从教育自身来谈教育。需要从教育之外的跨界视角来看教育。
1. 产教融合:这次论坛是产教融合,实际在表明:教育不再是自我独立的,也就是说办学主体在发生变化:有学校,但也有政府,更有雇主,甚至还有其他组织。学校要转变观念了。教育如果是从其他主体的视角看,教育的样子一定不是我们教育界自己认为的样子,所以课程的设置也就自然会有不同的选择。因此,思维视角就会决定着课程的设置与内容的选择。
2.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种子需要一个生长的生态系统。教育活动犹如一粒种子的培育与生长过程。用以类比就可以知晓,在教育中:
(种子)——学生;
(耕种者)——教师、教育工作者
(阳光)——教学理念、角色理念、
(土壤)——课程、专业、
(空气)——学校试验区政策
(工具)——技术、物化设备
(工作流程——)教育教学范式
我们在传统上习惯于就某一件事而谈论,但并不考虑一件事往往是孤立的,所以总也难以做成。教育的生态系统观念,让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要多想想其它关联的事情。课程设置也是这个道理,不能就课程谈课程,实际上课程自身也有自己的课程生态要素。这些都需要弄清楚,才可以开展真正意义的课程设计。
二、从教育的过程看教育
1.整体教学范式变化
现在大家在谈论学生为中心,实际是针对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现在学生为中心观念的形成很困难,那就大谈学生为中心,但我们的管理者要注意这个度。现在的教育过程已经不应再是教师为主体的“旧三中心”(教师、教室、教材)了,而转变成为学生为主体的“新三中心”(学生、学习、学习效果)。
由于教育教学范式的变化,也就自然会决定课程设置的体系与内容的不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范式没有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无论你的课程设计看似多么完美,实际是缺乏最起码的课程逻辑起点,甚至是错误的逻辑。
2.学习过程
我们对学习者(学生)的认识实际是存在一个偏差的。实际上我们要明确一个基本的观点:学习是个体实践活动过程。这里说明2个事情:一是,学习是学生的事,谁的事谁来干。二是有实践活动,学生要真正活动起来,而不是作秀。如果学生的这2个条件没有实现,就不应该是真正意义的学习。
3.能力发展
大家一直在谈能力培养。在学校的课程中,知识、技能、能力的载体是不同的。我们需要找到各自的最为恰当的载体,才可以实现教学的能力培养目的。实际上从心理学而言,能力是多类别的,并且有一个最为基本的理论,即“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的,也是在活动中表现的”。也就是说,要想培养与发展能力,就必须要有支撑能力的活动。课程就自然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而活动的载体更主要也就是以“项目”来呈现,而项目的操作就必然是以职场的“工作过程”为逻辑。因此课程设计也就构成了“活动”、“项目”、“工作过程”的以技术实践为逻辑的建构方式。显然这与现在的课程构建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实际只要看一下我们现在的应用型课程设计是不是新的模式,如果不是,十之八九就是搞错了。
三是从人才培养结果看教育
我们看教育是否成功,不能像现在一样单纯只看过程,更需要重点看一下教育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什么?我想核心有2个:
1.能否“学以致用”
也就是要看“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无效的教学即使再花里胡哨,用了再多的现代教育新技术,也掩盖不了教学无能的事实。这犹如汽车驾校,学员能否上路行驶才是“学以致用”,而绝不是看教练有多么优秀,因为教练再优秀如果学员不能上路行驶,也只能证明教学的无效。所以,这样的理念如何在课程设置中实现,绝不是传统课程设置方式能完成的任务。
2.课程成果
我们对教学过去只关注教师的过程考核,对结果考核看似也不缺失。但实际上有几个问题存在:一是结果考核的内容有问题,即基本是停留在模拟或练习阶段,与行业、职业的真实项目操作要求相差很远,这样的内容考核基本没有多大价值,这应该是教育的失责;另一个是结果考核的对象有问题,即重教师轻学生,更不会顾及学生能否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否做出有专业水准的作品来。实际上我们的教师一直对每门课程它应该有的产品表现类型与数量并没有清晰的认知。如创新方法课,实际就可以“专利”为其课程产品,进而形成大量产品。这些问题不解决,课程设计就是乱搞、胡搞。
四、我们十年的成果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必定是盲目的实践。我们按着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操作技术(PDSIPE)对教育教学进行大范围验证,取得了成就:
——基本数据:改造了50专业、设计实施了400门不同学科类型与性质的课程、培育了500名应用型教师、有10000名学生直接受益;荣获河北省首届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成果“特等奖”,以此理论训练的学生在2015年与2017年2次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有22篇论文与研究课题形成。
——形成了PDSIPE “教-学-研-做-产”核心教学范式。
——构建了以6大要素为结构的全新教育教学理论与技术:目标规划与教学状态激发(Plan)、真实职业工作项目设计(Design)、职场工作环境(Scene)、项目产品操作实施(Implement)、可视化的物质或精神的商业性产品(Product)、项目结果与过程实施及教学效果评价(Evaluate)等。
——整体的教育教学实施方案:PDSIPE构建了以“一标准”(即问题解决);“二设置”(即设场景,设活动)、“三对接”(即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四修改”(即修人才方案,修课程体系,修教学大纲,修教材) 、“五转变”(即转理念,转模式,转内容,转主体,转评价)为特征的一整套实施方案。
——适用并验证的类型:高校应用型转型、新工科建设、创新创业教育。